體育播報7月9日宣 《人民日報》撰文談到“蘇超”聯賽,文章認為, “蘇超”的對立面不是國足,兩者應該互為支撐。
“蘇超”熱度不減,上周末南京與蘇州的“江蘇一哥”之戰吸引超過6萬名觀眾到場,創下“蘇超”賽事上座率新高。
這份熱情令人振奮,但隨之而來的某些聲音也值得注意與思考。“蘇超”走紅以來,網絡平臺出現一些失實言論,比如所謂“足協攪黃‘村超’,又要去指導‘蘇超’”的謠言;也有網友借“蘇超”之名貶低國足和中超,將相關比賽畫面變成嘲諷國家隊球員的素材。
中國男足無緣美加墨世界杯,確實傷了很多球迷的心,大家“愛之深、責之切”,以“蘇超”之火諷國足之弱不難理解。但如果一味迎合流量、脫離事實,不僅扭曲了“蘇超”的意義,也無助于中國足球生態的健康發展。
從貴州“村超”到江蘇“蘇超”,這些草根、業余足球賽事之所以能夠火遍全國,并不是因為球員水平有多高,而是它們讓群眾唱主角,讓足球真正“接了地氣、聚了人氣、暖了人心”;并非依賴資本驅動或專業包裝,而是借助“體育+文旅”的融合路徑,釋放出強大的社會動能;并不僅僅源于足球本身的魅力,更在于激發了中國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那份直抵人心的體育熱愛。
不過,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蘇超”火了,不等于中國足球就能好起來;“蘇超”好了,也不能替代中超等職業聯賽的作用。對當下正處于低谷的中國足球來說,要真正實現發展與振興,必須“幾條腿走路”,離不開深層次、系統性的變革,涉及人才培養、青訓體系、職業聯賽等多個方面,絕不是靠一名教練、幾個球員就能解決的。
“蘇超”“村超”等社會足球賽事,是扎根基層、聚攏人心的“熱身賽”;而職業聯賽、國家隊,則是足球競技的“主賽場”。兩者不是互相抵消的對立關系,而應是互為支撐、彼此成全的共生結構。
“蘇超”的對立面不是國足,它更像是中國足球的一面鏡子,映照出足球之于這片土地最真實的溫度與希望。如果“蘇超”的熱度,能讓更多孩子愛上踢球,讓更多家長愿意送孩子去踢足球,那中國足球就多了一份可能和希望。
深夜的綠茵場,哨聲劃破天際。屏幕前,無數雙眼睛正通過樂球直播免費,見證著這場決定冠軍歸屬的終極對決。比賽已...
2025-10-13亞平寧綠茵的戰術博弈在梅阿查球場山呼海嘯般的助威聲中,國際米蘭與佛羅倫薩的焦點戰如期上演。這場意甲強強...
2025-10-13近日,The Athletic 發布了2025年經紀人調查,該調查分析了這個創紀錄的夏季轉會窗口以及各個英超球隊在本賽季...
2025-10-13綠茵烽火,亞冠精英賽點燃亞洲足球之夜今夜,亞洲足壇的目光再度聚焦于綠茵場——亞冠精英賽戰火重燃,一場頂級對...
2025-10-13歐洲區世預賽,威爾士主場對陣比利時,本-戴維斯將迎來威爾士代表隊生涯百場里程碑。現年32歲的本-戴維斯在2012...
2025-10-13